丹娜絲颱風造成台南50處文化資產受損 文資處加緊勘災調查復建工作
2025-07-12
【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挾帶強風豪雨侵襲南臺灣,讓臺南市多處地區出現嚴重災情,其中古蹟、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亦不幸受損。文化資產管理處於風災趨緩後,第一時間立即啟動災後勘查作業,經初步統計,共計有50處古蹟與歷史建築受損,所幸未傳出人員傷亡,目前已陸續進行現場查勘與修復經費評估,預計所有勘查工作將於下週一(7/14)完成。
▲鹽水八角樓受損嚴重。(文資處 提供)
文化資產管理處說明,此次受損的50處文化資產中,包括市定古蹟31處、歷史建築19處,其中17處需進一步實地查驗以釐清損壞程度。較為明顯的損壞案例包括: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原臺南武德殿、原臺南山林事務所出現門窗破損與滲水情形;鹽水國小神社鳥居傾斜;麻豆林家三房祖厝保護鋼棚架受損、基座疑似下陷並有屋瓦掉落;鹽水八角樓一樓洗石子剝落、二樓木屏堵與窗戶傾倒、屋面瓦片移位損壞;北門出張所與洗滌鹽工廠則出現屋瓦大面積移位、垂脊瓦片脫落等問題。文資處已會同臺南市文化資產防護專業服務中心展開聯合勘查,並將協助各管理單位研擬修復方案及修繕經費。
▲鹽水八角樓2樓木屏堵傾倒。(文資處提供)
而甫到任的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陳思瑀,便立即向同仁深入瞭解災損情形,並投入災後工作。她表示丹娜絲颱風雖造成文化資產一定程度損害,所幸整體受損情形仍屬可控範圍。希望於下週一完成所有現勘作業後,儘速彙整各案復建所需經費,協助管理單位提報修復計畫,並提供後續修繕輔導,期盼儘快完成受損文化資產的修復與再生。
文化局長黃雅玲指出,臺南市文化資產數量豐富且類型多元,歷年來市府在古蹟與歷史建築的保存修復工作上投入大量心力並獲致豐碩成果。而在硬體修復之外,文化資產的教育推廣與公眾參與亦同等重要。陳處長過去長期服務於教育局,對新課綱推動、偏鄉教育資源扶助與數位學習推廣皆有深厚經驗,未來將結合教育專業與文化資產保護實務,積極深化文資教育推廣工作,讓文化資產走入市民日常生活,進一步提升全民文資意識,尤其讓年輕世代更認識自己成長的土地,珍惜與傳承在地文化資產。